
"彩云之南"觀光學習之旅
- 分類:文化活動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1-10-10 10:40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云南,以其美麗、豐饒、神奇而著稱于世,一向被外界稱為“秘境”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。美麗、富饒的云南,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塊寶地,它土地遼闊、山川壯麗、資源豐富,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。早在170萬年前,元謀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。這里是中國古代“南方絲綢之路”的重要通道和口岸,更有著遠近馳名的通商只渠“茶馬古道”。
"彩云之南"觀光學習之旅
【概要描述】云南,以其美麗、豐饒、神奇而著稱于世,一向被外界稱為“秘境”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。美麗、富饒的云南,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塊寶地,它土地遼闊、山川壯麗、資源豐富,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。早在170萬年前,元謀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。這里是中國古代“南方絲綢之路”的重要通道和口岸,更有著遠近馳名的通商只渠“茶馬古道”。
- 分類:文化活動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1-10-10 10:40
- 訪問量:
云南,以其美麗、豐饒、神奇而著稱于世,一向被外界稱為“秘境”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。美麗、富饒的云南,是祖國西南邊疆的一塊寶地,它土地遼闊、山川壯麗、資源豐富,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。早在170萬年前,元謀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。這里是中國古代“南方絲綢之路”的重要通道和口岸,更有著遠近馳名的通商只渠“茶馬古道”。
“彩云之南”是我們對云南省的美稱??梢哉f,在我國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中,沒有哪一個比得上“云南”這名字富有曼妙詩意,逗人遐思無邊。且不說云南優美的自然風光、眾多的名勝古跡、豐富多彩的物產、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和底蘊深厚的地方歷史文化,“云南”、“云之南”、“彩云之南”,僅僅這些,就令人向往,讓人沉醉其間流連忘返。
國慶前夕,在工會的組織下,我們第三批云南參觀一行二十五人,來自不同的部門、不同的崗位,一路歡歌笑語,游覽了“南國”風光,品嘗了地方風味,增添了愛國情懷,增進了民族團結,同事之間增添了情意,收獲甚多。先后去了世界文化古城麗江,美國小說家詹姆斯﹒希爾頓在小說《消失的地平線》中所描繪的一塊永恒和平寧靜的土地,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香格里拉,和有著“風花雪月”之美稱的大理。旅行中,我們感受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和我們漢族地區還是存在著不少差異。在南京,我們都知道見到小伙子要叫帥哥,見到姑娘要叫美女或是小姐,但要在云南,你這樣叫當地的原住民,那你就真實OUT了。還有一點需要切忌,在云南千萬不要叫姑娘為小姐,這樣當地的姑娘可真得和你急了。
剛到云南時,導游就告訴我們,想在云南玩的愉快,首先要記住當地對姑娘、小伙的稱呼。在麗江,小伙都被稱為胖金哥,姑娘則都被稱為胖金妹,可如果到了香格里拉你要是再叫胖金哥、胖金妹就沒人理你了。由于香格里拉的藏民居多,所以稱呼都用藏語,小伙都叫扎西,姑娘都叫卓瑪,正所謂進了藏區要入鄉隨俗嗎。而大理對姑娘、小伙的叫法則最為特別,由于大理地區白族居多,而且個個能歌善舞,繼1959年電影《五朵金花》蜚聲中外之后,男女主角的名字也成了白族姑娘、小伙的代名詞,從此白族姑娘被中外友人統稱為“金花”,白族小伙則被稱作“阿鵬”。
學習旅行中,我們一行二十五人,游覽了麗江的黑龍潭、玉龍雪山、麗江古城、拉市海,還騎著云南的矮腳馬體驗了一回“茶馬古道”;在香格里拉我們聽著 “咆哮”的長江之水,觀賞壯麗的虎跳峽,走進普達措國家公園親近大自然,并融入了藏族群眾的家庭中,更有團友“娶”了個藏族卓瑪;大理則是旅行的最后一站,白族男女的愛情圣地蝴蝶泉,擁有美麗傳說的蒼山洱海,大理國皇家寺院崇圣寺三塔都美不勝收,唯一遺憾的是我們逗留的時間太短,沒能將“下關風、上關花、蒼山雪,洱海月”全觀賞一遍。但我們此行不僅僅要看云南的美景,更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到點什么。
云南共有25個少數民族,是全國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省份,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橫斷山區,東部和南部是云貴高原,雖然地處較為偏遠,但仍有值得我們東部沿海城市學習的地方。
其中讓人感受最深的是云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民族保護意識很強。與我們漢族地區不同的是,我們這若到一個地方去旅游,不論哪的導游都可以在當地接待游客,但云南地區則不同。要想在當地做導游不僅要有國家旅游局頒布的導游證,更要有當地旅游局發放的導游證。這樣一來,在麗江只有納西族人可以做當地導游,到了香格里拉就要換當地藏族導游,而在大理自然也要用白族的導游。
云南的自然保護也做的很好,到處都可以看見藍藍的天、白白的云。即使在當地生活條件比較落后的狀況下,他們也只是在國家政府的扶持下發展旅游業,舍不得破壞環境,引進工業讓經濟更快發展。這才使我們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,仍能見到像普達措國家公園那樣沒有受到破壞的原始森林。與此同時,云南當地政府還大量發展清潔能源,利用山谷之中風力較強的地理優勢,開發風力發電。如果東部地區也如此保護自燃環境,那么我們便不用行萬里路到云南,就可以看到真正的藍天白云了。
總而言之,云南之行的確讓人收獲不少。在旅行中向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學習,揚長避短,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兩不誤。

蔡傳榮供稿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